学院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调研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1-01浏览次数:10

近日,学院党委书记陈晓虹,副院长(主持工作)潘建国带队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开展双创工作调研。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业竞赛指导教师和团委教师共同参与。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宋续明对上师大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该中心从传统工程训练基地向现代化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的转型历程。他重点阐述了以“创新实践3.0”模式为核心的发展规划,该模式通过建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平台,构建了集3D打印、智能装配等现代化设备于一体的开放式实践环境。他强调,中心正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赛教结合,通过项目制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陈晓虹阐述了我院在双创建设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思考。并指出,作为一所师范大学背景下的工科学院,伟德BETVlCTOR1946肩负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工科专业建设重任。当前学院正处于双创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借鉴上海交通大学在双创空间建设、竞赛项目培育、前沿技术赋能教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她表示,此次调研为学院完善双创工作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研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空间规划、课程改革、学科竞赛、团队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潘建国详细分析了我院在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竞赛培育三个维度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将重点推进双创空间的智能化改造,建立更加开放共享的设备管理机制;深化项目制教学改革,推动竞赛项目与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加强跨学科团队建设,鼓励师生开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实践。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何佳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当前亟需探索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竞赛培育新模式,着力构建'教学—实践—竞赛—孵化'全链条育人机制,打通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形成闭环支持系统。学院副院长魏爽提出将推动学科布局的优化与重构,持续在教学环节融入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环节强化工程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学院竞赛指导教师郭庆林、应骏结合在学科竞赛方面的指导经验分享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并表示通过本次调研深入了解了竞赛选题的战略布局和项目培育的系统方法,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把握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副主任徐胤指出,双创建设必须提升至学校层面统筹推进,单纯依靠学院难以实现资源整合与跨学科协作。副主任董雪就师资激励、校企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问题展开,分享了交大在竞赛奖励机制方面的做法。总工程师、教务办主任冷春涛建议,在竞赛方面应聚焦“四个面向”,注重项目立意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的结合,优先布局主赛道与产业赛道,同时加强本科生项目的培育与跨学科融合。创新发展办主任乐金伟强调赛道选择对项目成败的关键影响,建议加强与校友企业合作,挖掘成熟项目资源。


  


  


 


调研期间,学院一行实地参观了创新中心的各功能实验室和实践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外联合作办主任徐季旻全程陪同讲解,详细介绍了各平台的建设理念、设备配置和运行模式。



此次调研为学院未来双创工作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为两校未来在课程共建、师资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双创教育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供稿、摄影:学院学工办、团委)


Baidu
sogou